提升灌溉能力 扮靓美丽乡村——“小农水”带来大变化_今日热议
6月18日,溆浦县均坪镇岩落湾村大雨倾盆,雨水汇集到岩落湾村山塘水渠,流入下游河道。今年,岩落湾村动员在外务工人员出资、在家劳力出工,将水渠翻修一新,往年下雨积水、天晴缺水的情况不见了。
今年2月,省水利厅等六部门联合下发通知,用3年时间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简称“小农水”)建设和管护行动,通过恢复塘容、畅通水渠,提升灌溉能力。
【资料图】
出钱出力,大修水利
湖南省小农水建设和管护行动由省级统筹、市县主抓、乡村实施,以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开展,坚持市县乡村积极性高优先、受益主体投工投劳积极性高优先原则。鼓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受益主体自选、自建、自用、自管。
小农水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省上下广泛发动,受益主体积极参与,自发出钱、出力,大修水利。
益阳市动员乡贤和受益主体出资、整合涉农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开展小农水建设和管护行动。3月,沅江市南嘴镇百家沟村村民自发捐款103.5万元,用于村里三口山塘清淤整治。整治完工后,每口山塘可多蓄1000余立方米水。
长沙市财政专门安排5000万元开展标准化山塘清淤整治工作。截至5月底,全市已完成3150口山塘清淤整治,提升蓄水能力1860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18.66万亩。
邵东市成立“乡贤工作站”,发动乡贤以及种粮大户筹措资金400万元用于山塘清淤。
蓄得住水,灌得到田
小农水在防涝防旱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去年,我省遭遇持续干旱,小农水为农业灌溉送来了“救命水”。
小农水建设和管护3年行动要求,对山塘清淤扩容增蓄,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对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间输配水渠系进行新建、节水改造和清淤疏浚,畅通“中梗阻”渠道;在山上经济作物周边新建或清淤整治灌溉水源工程,提升灌溉水源保障能力。
6月17日,记者在浏阳市永安镇西湖潭村看到,去年因缺水没有及时耕种的农田,如今全部种上双季稻。今年,浏阳市大力开展小农水建设和管护行动,目前,已完成1057处山塘清淤整治工程。
恢复原有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畅通“中梗阻”渠道,提升灌溉水源保障能力,逐步实现蓄得住水、灌得到田。截至目前,我省今年已完成清淤整治山塘12690处,新建、节水改造及清淤渠道1076公里,灌溉能力大幅提升。
水美乡村景色新
湘潭市昭山镇七星村水系发达,小溪穿村而过。以前,干旱时节,七星村也常常喊“渴”;持续下几天大雨,洪水便淹没了道路。
利用小农水建设和管护契机,七星村沿溪筑坝,拦水蓄水、科学分洪。解决了灌溉和防洪问题。今年,七星村沿溪种植百亩油菜花,打造樱花园。花开时节,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
小农水带来好风景。我省充分利用农村公益性岗位,做好小农水管护工作,保持塘面和山塘干净整洁,实现渠畅、塘清,扮靓美丽乡村。
今年,桃江县鲊埠回族乡军功嘴村筹措资金60余万元,对贯穿全村的军水港灌溉水渠疏浚,将“治水”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对水渠进行绿化、亮化。原来泥沙堆积、杂草丛生的军水港灌溉水渠沿线,如今成了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地方。
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浏阳市普迹镇普泰村张牯大塘利用山塘清淤整治工程,打造生态水塘,一个生态水塘每年仅养殖、垂钓就可增收20余万元。我省很多地方充分利用小农水的特点优势,通过开发旅游、养殖等产业深度挖“钱”,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