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企业资讯 > 正文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王娇蕊的阳台和武康大楼|今日热讯

2023-06-29 12:05:37 澎湃新闻

先说结论:《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王娇蕊夫妇住的“福开森路一家公寓”,是张爱玲照着武康大楼写的。现在的研究者大多熟知这篇小说有原型故事,因此需要说明一下,我是说张爱玲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为男女主角安排的故事发生地点是照着武康大楼写的,更确切一点,是I.S.S.公寓。


(相关资料图)

《红玫瑰与白玫瑰》完成于1944年五六月间,小说中振保娇蕊的相遇故事设定在1934年左右,而对娇蕊的公寓及周边环境的描述则是按照I.S.S.公寓1940年代前期的样子来写的。现在的武康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邬达克设计,万国储蓄会出资,全称为I.S.S. Normandy Apartments,二三十年代多被称为I.S.S.公寓,即万国储蓄会公寓,到1940年代初才改称诺曼底公寓Normandy Apartments。

图 1:《行名录》收录的I.S.S.公寓,左1933年,右1940年。先看位置。小说一开始就写明这是福开森路(今武康路)一家公寓,住进去的第一天晚上,男主角佟振保伏在阳台栏杆上,

楼下一辆煌煌点着灯的电车停在门首,许多人上去下来,一车的灯,又开走了。街上静荡荡只剩下公寓下层牛肉庄的灯光。风吹着两片落叶踏啦踏啦仿佛没人穿的破鞋,自己走上一程子。

第二天下午振保在阳台上想看看吃了闭门羹走出去的客人是什么样子的,

不大的工夫,公寓里走出一个穿西装的,从三层楼上望下去,看不分明,但见他急急地转了个弯,仿佛是憋了一肚子气似的。

后面写振保娇蕊约了看电影,

这天恰巧有个同事也需要汽车,振保向来最有牺牲精神,尤其在娱乐上。车子将他在路角丢了下来,娇蕊在楼窗口看见他站定了买一份夜报,不知是不是看电影广告,她赶出来在门口街上迎着他,说:“五点一刻的一场,没车子就来不及了。不要去了。”

多层电梯公寓,似乎靠近街道转角,楼下就有电车站,公寓底层还有牛肉庄,这些条件放在福开森路上,几乎与I.S.S.公寓完全相符。

1930年代初,考虑到法租界日益增长的人口和通行的需求,法商有轨电车决定开辟通往I.S.S.公寓的双向线路。1933年的一张霞飞路(今淮海路)上有轨电车轨道的街景图片显示得十分清晰(图2)。车站就在公寓楼下,法商1路2路电车经过这里,可以通到徐家汇、中山东二路、金陵路和十六铺。这是西区一条重要的交通路线。1940年的街道地图(图4)中也可以看到,有轨电车沿着淮海路通行,在I.S.S.公寓门前设有双向车站,几乎就在公寓住户的窗下。

图 2:1933年霞飞路上的有轨电车轨道,靠近I.S.S.公寓。题名和图均引自cronobook网站。当时武康路一带都是安静的住宅区,公共交通很少,这个电车站对于住在附近区域的人们是很重要的。1930年代上海西区还没什么电影院,后来著名的放映二轮电影的平安大戏院(今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口,已拆)1939年才开始营业,更为著名的美琪大戏院(今南京西路江宁路口)则要到1941年才建成,成为西区最重要的首轮电影院。所以小说里的那个年代,王娇蕊说没有车子赶不及五点一刻的电影,正是完全写实的描述。

图 3:1934年的I.S.S公寓,题名和图均引自cronobook网站。接近小说设定的时间。也许因为电车站汇聚人气,到1930年代,路口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直到1949年,顾颉刚当时租住在武康路的时候,还经常乘法商有轨电车来往于武康路淮海西路口和金陵路之间,需要理发购物也要走到武康路口。公寓底层的商铺中,就有一家西式食品店。根据1930-1940年代《行名录》的记载,I.S.S.公寓的地址一直是霞飞路1920号(偶尔也写作1904号和1920号)而底层的商铺中有一家伙食公司,先是大美公记 Great American Co. ,后来改为大美兴记 Ferguson Market ,地址稍有变动,但大致都在1922号到1926号之间,属于I.S.S.公寓底层那一列有退廊的商铺。这种伙食公司上海人习惯性地称为牛肉庄。同时,多条道路汇聚的武康路口也渐渐开出了各种商店商场,如图4显示的公兴号Western Market和大兴公司Shanghai General Supply Co.等等。

图 4:1940年的I.S.S.公寓及街口,引自《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图中可以清晰看到霞飞路1920号的I.S.S.公寓,1924-1926号的大美兴记伙食公司、附近商场、果蔬店、咖啡馆以及公寓楼下的有轨电车站(红色实心圆)。小说里娇蕊和振保在公寓附近走走遇到艾许太太那一段,其中写到他们一路走过的“有音乐的西洋茶食店”,“卖灯的店”,有女店员在洋铁格子里夹起甜面包的“吃食店”,卖无花果的摊子等等,在1940年的街道图中大多也能看到。故事发展到高潮,振保听娇蕊说已经将他们的事告诉了丈夫,出乎意料之外,

振保在喉咙里“恶”地叫了一声,立即往外跑,跑到街上,回头看那崔巍的公寓,灰赭色流线型的大屋,像大得不可想象的火车,正冲着他轰隆轰隆开过来,遮得日月无光。事情已经发展到不可救的阶段。

I.S.S.公寓底部的两层和最顶层用水泥砂浆,表面仿石砌处理,中间部分是红色清水砖墙,正是“灰赭色流线型的大屋,像大得不可想象的火车”。当然现在更习惯用巨轮来形容这座大楼。

图 5无论是明着写的地点、公寓的外观,还是不那么明显的电车站、牛肉庄以及附近的街景,无一不是I.S.S.公寓。甚至按照小说的描述,王娇蕊夫妇住的就是这座大厦三楼转角处有长阳台的那一间。根据大楼最初的设计,3层到8层是住人的公寓,每层12户,以一室户和三室户为主,面积为45㎡和85㎡,只有转角处的房子面积最大,有175㎡。这处房子有三室,在主卧和客厅之外,可以“有一间多余的屋子”分租给人。小说中多处写到的如进门处有“光线很暗”、放着衣架的穿堂;有两间浴室;客厅和两间屋子外面都通向宽敞的阳台,可以如小说描述的那样容纳多人或者走来走去。在这样的阳台上,无论坐或者站,看向下面街道转弯处都一目了然。

图 6:I.S.S.公寓标准层布局,引自《开埠后的上海住宅》。红线圈出的是转角处公寓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是篇名作,武康大楼又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借由历史资料的佐证竟然可以将二者叠印起来,也是个小小的惊喜。这样的写法,就张爱玲而言也是很自然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这类细节上她是非常“拘泥”的,“没亲眼看见的,写到就心虚”,事实上她小说里出现的地点大多也有原型,往往就是她曾经住过或比较熟悉的房子。于是,就出现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张爱玲是否可能熟悉武康大楼及附近。她1940年代居住的常德公寓和静安寺附近离武康大楼还是比较有距离的,不过离武康大楼很近的邵洵美的家,张爱玲在抗战时期确实是到过的,《小团圆》里提到向璟:

(邵之雍)约她到向璟家里去一趟,说向璟想见见她。……之雍晚饭后骑着他儿子的单车来接她,替她叫了部三轮车。清冷的冬夜,路相当远。向璟住着个花园洋房,方块乌木壁的大客厅里许多人,是个没酒喝的鸡尾酒会。

一般公认这里的向璟就是邵洵美,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也说,“应酬场面上,只一次同去过邵洵美家里。”陈子善曾经引施蛰存的访谈和另一次谈话,提到他沦陷时期回上海的时候见过一次张爱玲,邵洵美请客,施蛰存见到了当时非常年轻的张爱玲,“穿中国缎子的绣花旗袍,很特别。”当时胡兰成也在座。施蛰存这次暂留上海的时间大致从1943年12月到1944年3月。按照邵洵美妻子盛佩玉回忆录的记载,1937年日军在吴淞口登陆之后,他们就搬到租界,不久搬入淮海中路1754弄17号,住了三十年,是他们在上海最后一个家。这是个西班牙式的房子,有小花园,后门开出来就是武康路。《邵洵美年表》将此事列于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邵洵美基本处于隐居状态;1944年10月离开上海去重庆。胡兰成1944年2月初才认识张爱玲,所以张爱玲见到邵洵美、去他家中做客这件事,大约发生在1944年二三月间。

但这个证据还不够充分,我有一个略嫌大胆的推论,《小团圆》里有一个很小的细节:

楚娣有个好癖是看房子,无故也有时候看了报上的招租广告去看公寓,等于看橱窗。有一次看了个极精致的小公寓,只有一间房,房间又不大,节省空间,橱门背后装着烫衣板,可以放下来,羡慕得不得了。

当时上海的西式公寓中确实有一些类似这样橱门背后装着烫衣板,可以随时放下来的装置,I.S.S.公寓就有类似设备,也算是大楼的特色;而当时公寓中有相当比例的一室户,45㎡左右,厨房和卫生间之外,只有一间房,和书中的描述非常接近。太平洋战争以后,I.S.S.公寓原来的外籍租户大多进了集中营,出现了不少空房招租,如果《小团圆》中的这段描述是照实写的,那很可能张爱玲确实亲眼看到过这座公寓大楼和里面的公寓房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