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说起——黄河古地图展”在黄河文化馆正式展出|快消息
(资料图)
从图说起,讲好黄河故事;从河说起,弘扬黄河文化。近日,“从图说起——黄河古地图展”在黄河文化馆三楼展出。展览精选黄河流域宋代至近代期间绘制的精品舆图40余幅(组),这一张张泛黄的地图,深刻反映了黄河对我国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提供了重要载体。记者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年底,在工作日(周一闭馆)和周末免费对外开放,团体参观需要提前预约。
市委党史研究院四级调研员李中华介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国古代的文化与科技成就卓著,地图的绘制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夏代或更早于夏代的时候就绘有表示山川等内容的原始地图。”黄河文化馆讲解员贾月明向记者细数地图的“前世今生”。西晋裴秀提出了地图绘制“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六项原则,其影响直至清代。宋代刘豫阜昌七年(公元1136年)刻制上石的《禹迹图》堪称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清代李之藻曾经感叹于地图的神奇,“地之薄厚也,而图之楮墨,顿使万里纳之眉睫,八荒了如弄丸”。地图通过直观的描绘,可以清晰准确地记录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空间的认识和理解,还原出文字难以表述的内容,更能让看图的人跨越时空,窥探鲜活生动的历史原貌。
记者在展厅中看到,展览中展出了从古至今各个年代的多幅黄河地图,很多都是古代手绘的黄河图,非常罕见、珍贵。其中,有一幅青绿设色的地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层峦起伏的群山中烟波浩渺的黄河蜿蜒而过。据贾月明介绍,这幅《黄河万里图卷》绘制于清代光绪年间,此为壶口至新安县段(自左至右)。
“我国流传下来的古代地图——特别是明清以前的地图数量不多,弥足珍贵。”贾月明介绍,展览中展出的北宋《华夷图》和明代《黄河全图》,生动反映了黄河流域的人口向南方和周边地区的迁移,以及其他地区的人口向黄河流域的迁移过程,这对于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华文明的丰富和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明代《职方大一统总图》、清代《黄河万里图卷》,可以清晰感受到,自秦汉统一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以其“天下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华夏文化圈中公认的“中原”,“大一统”思想也随之成为中华文明中一脉相承的政治基因。
本次地图展,很多观众惊叹,浩瀚且珍贵的史料记载不仅还原了黄河的变迁,也见证了黄河两岸人民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民族品格和鲜明气质。“从元代《治河图略》到近代《黄河形势及变迁图》,可以看到历代人民怎样与黄河相伴共生、抗争搏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赓续文明的内在逻辑。”李中华说。
时间的镜头朝前伸,历史的景深往前推。奔腾不息的黄河滋养着华夏大地,孕育出灿烂的文明,每一张黄河地图背后,都是一份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历史档案,有很高的资料性和文献价值。此次“从图说起——黄河古地图展”是挖掘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一次探索,通过这一张张泛黄的地图,打开一个个穿越时空的窗口。李中华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同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