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企业资讯 > 正文

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焦点热议

2023-05-08 02:14:45 东方资讯

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强考核建机制实举措——


(资料图)

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进村寨调解 图片由州中级人民法院提供

●记者 吴富水

近年来,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将“一项考核、两项机制、三项举措”有机融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运用考核机制、多元解纷、便利群众等方式助力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发挥人民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过程中,绘就新时代红河“枫”景。

一项考核撬动工作

点燃法庭建设“催化剂”

2021年7月,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就早谋划、早部署,制定出台《全州人民法庭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实施方案》《红河州人民法庭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考核表(试行)》等人民法庭建设规范。聚焦强基导向机制指标、诉讼服务指标、多元解纷建设指标、多元解纷激励指标、诉源治理制度建设指标、诉源治理成效指标六大类指标,设立98项基础指标对应扣分指标、32项加分指标、4项指标为一票否决,改变以往以案件数量作为考核主要指标的做法,以矛盾纠纷诉前实质性化解,实现案件诉讼负增长、慢增长为主要指标,建立符合法庭建设规律的考核体系。近3年来,全州28个人民法庭收案18848件,占全州基层法院收案的21%,实现慢增长,2022年上半年实现负增长。

同时,通过正向激励(加分制)和反向约束(扣分制),旗帜鲜明褒奖实绩突出者、鞭策懈怠平庸者,让考核不仅体现结果导向,也体现实绩导向。个旧市大屯法庭被表彰为全国、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元阳县黄草岭法庭庭长被表彰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两项机制靶向发力

走活多元解纷“一盘棋”

在诉前完成双方当事人的纠纷调解,不仅可以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也可避免诉后执行难题。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和纠纷解决双向响应两项机制,强化诉源治理,落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打造出被最高人民法院给予肯定的多元解纷“红河模式”。深化多元联动,将审判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整合,拓宽纠纷解决渠道。搭建“网格排解、乡村自解、部门联解、法庭调解”的四级联调解纷机制,实现法庭解纷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截至目前,全州设立14个诉调对接中心,416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庭参与调解。先后打造出“哈尼哈巴调解室”、“阿卡卡”调解法、“代成平调解法”等多个多元纠纷化解品牌。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实施以来,全州法院诉前化解矛盾纠纷29708件,其中,诉前委派调解19619件,调解成功10568件,调解成功率53.86%,司法确认7719件。

三项举措便民利民

做好基层治理“必答题”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既处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前沿,也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对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让群众更加便捷地参与法庭诉讼,全州法院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先后建立136个“共享法庭”,创新在线开庭、云端调解,实现“诉求有人管、案件及时办、效果有监督、办结有回应”。为延伸法庭功能,还在村委会、派出所设立“法官工作站”,强化庭所共建,点线覆盖,巡回审理,为创建“无讼乡村”提供司法服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关怀。各法庭还深入村寨开展普法宣传,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2022年,累计开展各类集中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现场提供法律咨询近万人次,播放法治宣传片400余次,累计观看人数超万人。

“红河州两级法院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实现全州人民法庭基础设施有新进步、便民服务有新实效、审判质效有新提升、参与基层治理有新格局、服务乡村振兴有新气象、队伍建设有新面貌,为红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祖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