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居民“发热焦虑”,社区医疗机构大有可为
■ 社论
(相关资料图)
无论是应对当前的奥密克戎疫情,还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都应积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网底作用。
最近,随着防疫措施的持续优化,部分地方出现了发热门诊排长龙的现象。为积极应对这种新形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于日前印发通知并专题部署,要求全市3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全部建立发热诊区,通过转型现有发热筛查哨点、设置发热诊室等方式,为发热等11类症状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继国家卫健委要求做好发热门诊建设,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开设发热门诊之后,现在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加入这项工作中,正是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必须“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要求的有力落实。如果这些基层医疗机构都能及时发挥作用,发热门诊排长龙的情况有望得到缓解。
毋庸讳言,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疗机构却门庭冷落的现象,在我国医疗服务中是极为典型的一幕。而在既往的工作规划中,我国发热门诊也确实是以二、三级综合医院为主。
但实际上,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在今天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0935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多达977790个,占据了绝大多数。
因此,在当前发热患者大幅增加、相关医疗资源出现不足的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完全可以及时跟上,积极参与分级诊疗任务,分担特殊时期的紧急分流使命,同时也能协同社区做好新冠感染者的居家健康管理。
当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发热诊区,只是让发热患者在确有就诊需求时,能够享受到及时的就诊服务,而非鼓励居民一有发热症状就转向社区医疗机构,就着“便利”挤占医疗资源。需认识到,没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型感染者,是可以居家自愈的,而一味前往发热门诊反而可能引发交叉感染。
事实上,让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分级诊疗任务不仅是应对当前情况的应急之举,更应该认识到,分级诊疗是现代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能做到分级诊疗有效分流,把综合医院医生的时间还给合适的患者,就将大大降低整体医疗的效率与公平。
实现有效分级诊疗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使居民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如在当前形势下,就需要广大市民朋友客观对待新冠感染与发热等状况,理性选择居家康复、寻求治疗等。在确有需要的情况下,考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许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当然,要想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获得社区居民的信任,真正成为缓解综合医院看病难的重要推手,也有待政策进一步引导,尤其需要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建设。
如这几年,国家卫生部门推出包括诊疗费优惠、医保不设定点以及社区医疗机构主动上门建立健康档案等举措,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医疗机构的社会存在感与居民认同感。
总而言之,无论是应对当前的奥密克戎疫情,还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都应积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网底作用。
于当前,如北京这样要求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发热门诊服务,可以缓解综合医院排长龙现象,同时参与社区健康管理,为居家康复等提供专业指导,使居民在确有必要时再拨打120请求急救,如此能助力平稳度过这段疫情非常时期。
于未来,社区医疗机构开展发热门诊等防疫服务,也当成为完善自身建设、规划长远发展的一次契机,以优质的医疗服务,护佑民众健康,护航健康中国。